如今,AI就像个无处不在的小助手:聊天、写文章、敲代码,甚至帮你学习工作都不在话下。可你有没有碰到过这些尴尬事儿?
- AI的回答驴唇不对马嘴?
- 给你的内容乱七八糟?
- 生成的东西太笼统,根本用不上?
别急,这些问题多半不是AI的锅,而是你给它的“提示词”(Prompt)还不够给力。
提示词是个啥?
简单说,提示词就是你对AI说的话,告诉它“干啥”和“咋干”。一个厉害的提示词,通常有四个“法宝”:
- 指令:你想让AI干啥?
- 上下文:AI需要啥背景资料?
- 输出格式:你想要啥样的结果?
- 角色:AI该扮演啥身份?
学会这四招,你就能像指挥乐队一样,轻松驾驭AI啦!
一、指令:说清楚,别含糊!
指令是啥?
指令就是你给AI的任务单,比如:
- “帮我总结这篇文章的要点。”
- “写篇人工智能历史的科普小文。”
但问题来了,不是随便说句话就行哦!
啥样的指令才算棒?
❌ 烂指令长这样:
- “写篇文章吧。”
- “弄个小游戏。”
- “取个好名字。”
这些话太模糊,AI听了都懵圈,完全不知道你想要啥。
✅ 好指令长这样:
- “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,讲人工智能咋帮医生诊断疾病,面向中学生,语言要简单有趣。”
- “做一个能在网页上跑的3D贪吃蛇游戏,要画面顺滑,能用键盘玩。”
- “为我的AI写作工具取3个名字,要创意、好记,还得突出主题。”
瞧瞧,清楚明白的指令,AI立马就能干得漂漂亮亮!
二、上下文:多给点料,AI更懂你
上下文是啥?
上下文就是AI干活时需要的“内幕消息”,比如你的论文草稿、公司数据,或者任务相关的参考资料。
举个栗子:
- “这是公司过去三年的销售数据,分析一下咋提高销量。”
- “我写了个AI论文初稿,帮我润色,再加点学术引用。”
上下文可以是你给的,也可以是AI之前聊过的内容。
为啥上下文这么重要?
AI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,没背景它只能瞎猜,结果自然跑偏。比如你说:“帮我写份简历。”AI不知道你是程序员还是厨师,能不乱写吗?但如果你告诉它:
- 你的经历(学历、工作项目)
- 想找啥工作(比如程序员,目标是大厂) AI就能给你量身定做一份超棒简历!
咋让上下文更给力?
- 想想任务需要啥信息,全告诉AI。
- 问问AI:“写这个,你还缺啥资料吗?”
- 扔个范文或例子,让AI明白你的口味。
三、输出格式:告诉AI咋交作业
输出格式就是你想要的结果长啥样。比如:
- “用表格列出这些信息,分成日期、事件、影响三列。”
- “写个500字摘要,分引言、要点、结论三段。”
- “用Markdown格式写,带一级标题、二级标题和编号列表。”
常见好用的格式有啥?
- 文本:Markdown、CSV、JSON
- 图表:流程图、思维导图
- 代码:Python、JavaScript啥的
- 公式:LaTeX数学格式
咋说得更清楚?
- 给个例子:直接秀出你想要的模板。
- 细说每部分咋写。
- 用简单结构(像伪代码)告诉AI咋排版。
比如你想要JSON: “生成这样的JSON:
{
"title": "文章标题",
"content": [
{
"heading": "一级标题",
"paragraph": "内容段落"
}
]
}
AI一看就懂,给你整得妥妥的!
四、角色:给AI加点“戏份”
角色就是AI干活时的身份。你可以不设,但加个角色能让AI更专业、更贴心。
比如:
- “你是资深程序员,帮我优化这段代码。”
- “你是心理咨询师,用温柔的语气分析我的问题。”
- “你是苏格拉底式老师,用提问带我搞懂AI。”
角色有啥好处?
- 让AI知道从啥角度思考。
- 发挥它在特定领域的“绝活”。
综合示范:四招齐上阵,效果满分!
来看个完整的提示词:
任务:写个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总结。
“你是个爱用大白话讲科技的科普作家(角色)。
用下面两篇论文摘要当素材(上下文),
写篇500字以内、初中生能看懂的文章(输出格式),
要简单有趣,举至少两个例子讲AI咋帮医生更快诊断(指令)。”
这样一说,AI立马就能交出你想要的“作业”!
记住这四招,你就无敌了:
- ✅ 指令要清楚具体
- ✅ 上下文给足料
- ✅ 输出格式讲明白
- ✅ 角色定到位
@宝玉